淺談石雕文化發展現狀
時間:2016-06-20 11:19:22 點擊:次
石雕牌坊,石雕牌坊廠家,石雕牌坊加工
弘揚石文化,再鑄石雕新輝煌,是時代賦予的重任。縣委、縣政府審時度勢,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,準確把握國際石材市場,確立石工藝品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。支持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擴大國際經貿聯營,拓展國內外市場。2006年石雕工藝品產值93億元,經濟總量占全縣工業產值的三分之一,外向度達71、99%,出口總量名列全國同行業前茅,占全國石材出口總量的43%?;莅惨殉蔀槿珖幠W畲?、技術最先進、品種最齊全、加工能力最強的石工藝品生產出口基地。主要做法:
1突出地位,強化載體建設、確立石雕石材行業作為區域經濟的主導地位,實行政策傾斜扶持,使民營石雕企業不斷發展壯大,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突出,外向經濟的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。一是加快國有企業改制步伐,以嫁接外資,租賃拍賣等方式,完成了國有5家石雕企業改制工作。原來虧損倒閉的企業通過改制后生機盎然。二是鼓勵外商、引進外資、嫁接民營企業、外商獨資和三資企業145家。三是按照“條”與“塊”結合的思路,規劃建設一批規模較大,有較強聚集功能的石雕石材生產基地?!皦K”狀方面:規劃建設洛陽、惠東、崇武、山霞石雕石材專業園區,集原材料經營、石制品加工、產品展示、配套包裝物、磨具磨料、石材機械的生產供應為一體,形成完整石雕石材工業產業鏈條?!皸l”狀方面:形成以國道洛陽及螺陽大紅埔、惠黃惠崇公路沿線石材企業為支點、一線串珠的石雕石材產業走廊,并沿兩線以構筑一道以石文化為主題的旅游景觀大道。目前全縣石雕石材企業1185家,從業人員10.95萬人,2006年石雕石材行業上繳稅收1.35億元,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,出口總額66億元,高出全縣經濟外向度的30個百分點。石雕石材產業從產值、出口額、稅收、勞動就業等方面占國民經濟很大的比重。“一業興,百業旺”,石雕工藝業的發展,促進了商業、交通運輸、飲食服務、建筑、旅游等第三產業的興旺,區域經濟進一步繁榮。2006年,國內生產總值221.08億元,財政收入達16.01億元,連續六年進入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行列,是山東省最具經濟活力的縣份之一。
2、做大做強,促進企業上規模上水平、積極推行現代企業制度,改變傳統的家族管理模式,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,建立起法人治理結構,以現代管理手段,強化經營管理,健全管理制度,引進人才、引進設備,通過改革改制,強化企業管理措施,不斷提高經濟效益。積極培育一批資本雄厚、技術先進、人才集中的“小型巨人”企業和一批行業領先、效益較好的“小而專、小而精、小而特、小而優”的重點骨于企業實行強強聯手,促進企業上規模、上水平,通過組合、重建,崇盛石材股份有限公司、潮興石材有限公司已成為全縣石雕石材行業的姣姣者。2006年,全縣的石雕生產企業產值5千萬元以上的有23家,上千萬元的企業有203家,日前,石雕產品遠銷日本、歐洲、美國、東南亞及港、澳、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,其中日本的墓碑市場50%以上是惠安供貸。石雕龍頭企業已形成規模。石雕業正向基地化、產業化、集約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,石雕石材業 已成為全縣的特色經濟。